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

2025年中医药“五种资源”发展更协调

时间:2021-04-08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1版 作者:徐 婧

  本报讯 (记者徐 婧)日前,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首都中医药卫生、经济、科技、文化、生态“五种资源”发展更加协调,对健康北京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明显提升。

  《实施方案》明确,优化中医药服务体系。开展国家级、市级中医医学中心建设。加强非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功能,优化提升政府举办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室建设,具备条件的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置中医科室并提供中药饮片服务。到2025年,实现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9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4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补齐中医药服务短板,建设中医药健康养老联合体,建立市属中医医疗机构与儿童医院协同机制。完善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机制。在定点医院开展重点传染病中医药证候学信息监测,完善传染病预测预警机制,实现中医药“早参与、早用药、早治愈”。发挥中医药在康复服务中的独特作用。到2025年,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90%的村卫生室至少完成1名医师(或乡村医生)的中医康复技能培训。高水平规划中医药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广中医药重点专科托管创新机制,推动河北雄安新区与北京中医药合作,促进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共谋共建共享发展。

  同时明确,改善中医药服务模式。打造中西医结合发展高地,加大对现有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支持力度,丰富中西医结合内涵,提升服务水平。鼓励综合医院和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合建设10至15个中西医结合重大疑难疾病临床防治基地。实施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同攻关计划,到2025年,形成并推广50个病种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完善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基层工作机制,完善区域中医医师基层定期巡诊制度,推广普及100项基层中医医疗技术。实施中医药重点专科提升计划,建设好中医药服务优势明显的10类重点专科,打造中医药临床服务优质品牌。推动建设20个中医药特色服务示范医院、3个有中医药特点的急危重症临床基地和10个中医内病外治临床应用基地。升级治未病健康工程,探索建立治未病处方库,试点治未病处方制度。将适宜治未病项目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鼓励家庭医生提供中医治未病签约服务。启动健康北京中医药行动。

  《实施方案》提出,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科研平台建设、完善中医药创新保障机制、落实“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行动、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加强中医药综合监管信息化几个方面。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启动中医药文化“钥匙”工程、推进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推进中医药文化推广普及、强化中医药在“两区”“三平台”建设中的作用。加强中医药传承和人才培养,建立中医药典籍分类分级传承制度,加强中医药学术传承向临床服务转化,加强中医药师承教育,分类培养中医药优秀人才,改革完善中医药人才职称制度。此外,促进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强化中药材资源管理,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监管,加快中药新药研发,构建中药全过程追溯体系,实施中医药健康产业精品工程,强化中医药健康产业人才支撑。

  《实施方案》还在健全中医药管理体制、完善中医药价格和医保政策、建立持续稳定的中医药发展多元投入机制3个方面对完善中医药发展保障措施提出要求。

(WD)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