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半年多来,他走出生活舒适区,扎根革命老区,与学生朝夕相处,关心学生起居,教授课堂知识,传播中医文化——

孙清伟:在支教扶贫中找到人生价值

时间:2021-04-2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1版 作者:王青云

  清晨刚过六点,天蒙蒙亮,山雾未褪,革命老区河北省平山县西部深山区的一所寄宿制小学里,起床铃声响起。

  支教老师孙清伟拎上布包,装上牙刷、牙膏等生活用品,向学生宿舍走去,敦促学生起床、洗漱、整理内务,督促晨读背诵,引导有序就餐……一天“围着孩子”的工作就此开始。

  今年34岁的孙清伟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20年9月4日,作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第23批支教扶贫队的队员,他来到了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北冶乡北冶小学支教扶贫点,开始为期一年的支教扶贫任务。

  “当老师曾经是我的梦想,能趁这个机会实现,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孙清伟说。支教半年多以来,令他感触最深的是孩子们的善良淳朴。他给孩子们带去希望,孩子们也帮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校园管家”:关注每一个孩子

  “铃铃铃……”伴随着清脆的铃声,孙清伟的“中医药文化小课堂”开讲了。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辨认着桌上的丁香、桂枝等中药材,孙清伟带他们一起用这些中药制作防疫香囊。

  课间,孙清伟和学生们一起跑操锻炼。孩子们教孙清伟北冶小学传统文化活动项目霸王鞭,孙清伟带领他们习练八段锦……

  刚到学校时,根据教学任务安排,孙清伟负责四个年级共五个班的阅读、书法、信息技术等规定课程。9月4日到校,9月7日即安排上课。通过网上查询资料、研读教材教案、请教学校老师等多种方式,孙清伟针对不同年级、不同课程,细心地准备好多种教学方案,并尽可能采取新颖的形式和创新的内容。

  准备充分的孙清伟上起课来游刃有余。因为课程一般安排在下午,刚开始孙清伟的工作节奏并不算太忙。“别闲着!”听从自己的心声,孙清伟除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外,还旁听主课老师们的公开课,并在课后成了孩子们的贴心“管家”。只要是有孩子需要的地方,就有孙清伟的身影。

  “任佳颖,乒乓球1个”“张思涵,1个洗脸盆”“陈明,皮肤有皲裂”“六一班李豪水杯落在五三班”……

  孙清伟的手机备忘录里简洁明了地记录了学生们的需求信息。

  “每个孩子都要关注到。”孙清伟总是告诫自己。帮学生涂护手霜、按穴位治疗胃痛、缝补衣服、修剪指甲、整理课桌……他用细小的爱呵护着每个学生。一次,二年级的学生小唐哭着说自己“肚子疼”,孙清伟详细问过后,给他按揉了双侧足三里穴位,不一会儿,小唐笑着说,“老师,我不疼了,有点饿。”孙清伟说,孩子们年纪小,有的吃饭狼吞虎咽,有的爱吃零食不吃饭,所以常常会出现脾胃问题,于是他就会用中医手法为孩子们推拿。

  在发现学校卫生健康课程设置空白后,孙清伟组织策划了系列活动,教授学生新版眼保健操,强调爱眼护眼、用眼卫生等;通过策划“讲卫生,树新风”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坚持按时刷牙、洗脸、洗脚的个人卫生习惯。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孙清伟还将定期开设中医药文化小课堂、科普宣传健康卫生常识与常见传染病防治等,提高师生卫生健康意识,弘扬中医药文化。

送教上门:扶智更要扶志

  孙清伟的家乡在山东省烟台市莱州的一个村庄,来自农村的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意义,也更迫切地想要把知识的种子播撒在革命老区的孩子心间。

  教学工作外,孙清伟深入咂杜村等基层教学点走访调研、前往柏树庄村送教上门,并分发捐赠物资。学校放假的日子,孙清伟依旧早起,骑上借来的电动车,前往村里进行家访,给基础薄弱的孩子补课,陪孩子们玩耍,每次都到天黑才返回住处。

  杨小康是他一直在辅导的孩子。一节自习课上,六年级的小康问孙清伟数学问题。看着孩子手里简单的方程式,孙清伟有点诧异。在一番情况了解后,孙清伟发现小康的数学基础相当薄弱,父母也常年不在身边,便决定在课外给他辅导数学。

  “今天特别高兴,小康终于学会方程了!”这天,结束家访辅导的孙清伟非常欣慰。学习过程中,发现小康有消极情绪时,孙清伟会耐心地开导:“不着急,你慢慢想,我可以再多说几次。”当小康写出正确的答案时,孙清伟体会到了十足的成就感。

  一些在学校里沉默寡言的孩子见到“孙老师”来到家里,都开心得不行,拉着他有说有笑。而在家访过程中,令孙清伟感触最深的是,由于缺少陪伴,孩子们“基本都在玩手机”。“城里的孩子们都在上辅导班,学特长,咱们革命老区的孩子可不能沉浸在手机的诱惑中。”看到孩子们在家刷短视频、玩游戏,孙清伟担心他们沉迷网络,就会喊他们到户外玩耍。

  “走,和我上街上溜达溜达去!”孙清伟带着孩子到街上去,给他们介绍村子里的古树,和他们一起背古诗,并语重心长地告诫“要好好读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后来再到去村里,孙清伟会带上数码相机、录音笔等电子设备,教孩子们使用,尽可能为山里孩子带去新知识、新视野。

  “只要是周末,我就去村里转转,走25个村应该没问题。”孙清伟兴奋地说,和孩子们在一起,他觉得很开心。

自我提升:“是孩子们在教我”

  没参加支教前,孙清伟总是告诫自己“要耐心”,但现在他发现,“只要是真正地爱孩子,耐心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表现。”这些日子里,孙清伟觉得自己不知不觉明白了很多道理。

  孙清伟曾经很茫然,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喜欢哲学的他一直在思考人生意义的命题。这一年的支教生活“像是命中注定的契机”,让他脱离舒适区域,来到这样一片土地上修行,思考和成长。

  他总是和身边的朋友说,“不是我在教孩子们,是孩子们在教我。”如今的孙清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坚定了要为他人服务的决心,将个人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价值结合起来。

  2020年11月初,孙清伟向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党支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在支教过程中,我的思想提升很大。”孙清伟坦言,在为学生们服务的过程中,找到了自我价值,明白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需要踏踏实实践行的准则。

  以前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孙清伟的身份是科研工作者、是医务工作者,专注于学习中医医史文献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科研方法、中医临床诊疗的技术手段和方式方法,并未深入对中国共产党党史党章的理论学习。

  “现在到山区支教扶贫,在基层一线,最突出的感受就是丝毫不能放松学习,尤其是理论学习。”支教扶贫队每月组织2次集体学习,内容主要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扶贫论述摘要》及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每次学习,孙清伟都收获颇丰。

  这个学期结束,孙清伟将完成支教任务。他说,一定会回来见证这几届孩子毕业。“我要教他们写信和发电子邮件,一直保持联系。无论学习成绩如何,我想要他们依然淳朴善良,保持热情和学习的动力。”(王青云)

(djt)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