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五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 > 高峰论坛

徐经世:中医“治未病”理念溯源与再思考

时间:2015-09-08  

高新军/摄

“治未病”始见于《黄帝内经》,其源于医疗,又不限于医疗,是具有中医原创性的健康认知体系,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已成为中华民族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德全而不危”、“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描述的正是上古之人的“未病”状态。《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正式提出治未病的概念。

此后,不断有医书典籍涉及到治未病的思想理论。如《金匮要略》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千金要方》曰:“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温热论篇》曰:“先安未受邪之地”。这些典籍的论述体现了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三个不同层次与阶段,将治未病贯穿于中医预防保健与疾病诊疗的全过程之中。

中医理论讲求“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其“人”的概念,既包括个体生命也代表族群整体,具有“时空性”。个体有“生长壮老已”的生命周期,群体也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性和地域特征。谋求“未病”,就必然要做到“安时处顺,三因制宜”,即顺应自然季节更替,顺应地域特征,顺应人体生长规律,适应和维护时代性的人文社会环境,从而达到身心安适的生理心理状态。今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不知持满,不时御神”,“逆于生乐,起居无节”,因“嗜欲劳目,淫邪惑心”而出现“欲而不达,郁久成疾”的状况在临床上屡见不鲜,更需要通过调节精神情志,使全身气机出入升降通畅,阴阳相济,气血协调,相互为用,维系人体五脏六腑功能相对平衡与统一。

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今天,针对老年人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病多发的群体特点,在“治未病”方面,应当在做好医疗保障的同时,多作健康宣教与指导,积极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应用“治未病”知识方法自主改善生活方式和健康相关行为的自觉性,做到“养德,养心,养身”相结合。

“治未病”不是单一个体行为,或行业行为,也不是一时一地的区域性工作,而是需要在国家健康事业建设的大框架下,放到整个社会、经济、人文、自然和谐发展的大格局之中整体统筹规划,长期稳步地推进。(中国中医药报记者 栗征)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