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李盛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海外中医药发展

时间:2016-09-19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甘肃省中医院院长李盛华 刘甦/摄

  中医药在国外发展呈现八大特点,即各国政府开始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关注支持;国际从业队伍不断扩大;中医诊所迅速普及;教育发展迅速;科技合作出现良好苗头;逐步取得合法地位,并纳入医疗保健体系/立法管理/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产品国际销量稳步增长。

  中医药在海外发展有利的条件

  目前,中医药对健康和疾病的认知方法和治疗理念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频繁纳入中外首脑会谈议题,成为重要的外交资源和人文健康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有中医药或是传统医药的使用历史,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十分注重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中医药的“治未病”观念及其在防治现代疾病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医学界认可和接受。随着疾病谱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应对慢性复杂疾病,亟需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中医整体的、多靶点的、多层次的作用和调节对复杂慢性疾病显示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中医的发展可以说是代表着未来医学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中医药走出去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首先,中医药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发展不均衡,各国立法及民众认可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其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尚缺乏统一的中医药/传统医药相关国际标准及规范。再次,“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合作面临着诸多法律障碍和贸易壁垒。包括药物的准入、医生的准入。最后,中医药及传统医学知识产权面临威胁。

  甘肃中医药悄然走俏“一带一路”

  2015年甘肃省出台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制定《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先行先试实施方案》。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省份,甘肃出台了针对性的政策,先行先试,在中医药医疗、教育、文化、科技、产业等领域走向国际做了重要贡献。借助“一带一路”构想的具体实施,加强与沿线各国中医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近年来,我们省相继成立岐黄中医学院;与多国开展业务合作,推广中医文化、 打造向西开放的国内产业基础。根据东南亚对外交流的做法与取得的经验,甘肃加强面向南亚、白俄罗斯、乌克兰传统医药中心的建设,重点在医疗、教育、产业、科研、中医养生保健旅游等方面全面发展,整合全省资源打造相关领域的中心,为服务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提供重要的保障。

  近年来,甘肃省中医院加强复合型中医国际人才培养,克服中医药国际化交流语言障碍。设立了国际医疗部,力争多元素融合,与国际接轨。筹建白俄罗斯甘肃中医中心、医院建有中医外治法中心、中医药特色疗法体验馆。建立药膳坊、院史馆、中药植物园、开展中药加工、生产、炮制过程展示,中医外治法、适宜技术体验、康体操、肿瘤音乐疗法、真气运行疗法等。开设了全国唯一一家以中医为主体,集藏医、维医、蒙医、土医等民族医学外治疗法于一科的特色诊疗和培训中心,开展入境中医医疗旅游服务项目。

  树立自信助力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

  中医药长久旺盛的生命力来源于三个自信,理论自信、方法自信、疗效自信。这是全世界推广中医药造福全世界各地人民最大的精神武器。中医药“走出去”,文化是基础,政府引导是关键,市场需求是动力,疗效是根本,科技是核心,标准是保障,名医加名中心是中医药走出去的品牌。中医无国界,联合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制定国际标准,这是我国中医药走出国门的关键,开展政策研究和咨询服务,为中医药药材制定国际认可的标准,这是我们必须做的事情,这也是政府牵头要做的事情。

  我们应对的策略必须树立国际品牌形象,开展中医医疗充分法中医药特色优势,大力开展中医药境外办学,积极开展中医药国际科研合作,加强中医药复合型人才培育,加强同所在区域孔子学院协同发展,推动一带一路的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应该借鉴成熟的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的路径。国内见识一批交流合作基地,支持在国外建设一批中医药体验示范中心,夯实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医药的海外发展。(本报实习记者刘甦整理)

(责任编辑:刘茜)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