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药改名不能“一刀切”

时间:2017-03-12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王萍 王歧丰

  5000多个中成药或将改名 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建议:

  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中药要“改名”:比如“风油精”、“云南白药”等都可能被划入改名行列。昨天,多位政协委员针对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开征求对中成药命名新规引发热议。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曹洪欣建议,很多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中药名称不能强制性改名,不要“一刀切”,“至少要‘老药老办法、新药新办法’”。

  “老中药”命名未夸大

  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下发的关于中成药命名新规的征求意见稿,已上市中成药中,名称存在“降糖、降压、降脂、消炎、癌”等疗效暗示字样,“宝”“灵”“精”“强力”“速效”等夸大疗效、封建迷信字样,及人名、地名、企业名等内容,都在更名之列。

  “按照要求,‘云南白药’要改名叫‘滇南白药’,‘风油精’也不能叫‘精’。”曹洪欣说,粗略计算,5000多个中成药面临改名,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传承百年以来的知名药品。曹洪欣认为,中成药药名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与传统中药历史文化内涵、命名习惯、社会历史背景、行业发展状况等具有密切关系,“比如中成药名中含有‘精’、‘宝’、‘灵’等的名字,并不是夸大、自诩、不切实际的用语,“精”指的是精华,是通过提纯工艺制成的液状中成药,同时它也表明药品的剂型”。

  此外,还有部分中成药药名中带有“降糖、降压、降脂、消炎”等字样,曹洪欣解释说,由于中成药没有商品名,且具有长期和成熟的临床使用经验,这些药名既符合药品注册的功效规定,又方便医生和患者的识别和认知。

  “一刀切”或增加负担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顺天德中医医院院长王承德表示,传统中药不同于西药,“因为受特定历史条件影响,很多中药的名字里含有发明人、生产地、君药等名称,而如果大面积地改名,势必会带来诸多恶果”。

  王承德还认为,规范中成药命名确实势在必行,但“一刀切”式的规范可能会掀起一轮“起名大战”,中成药大面积改名还将加重企业和老百姓的负担。“药企改名后要重新注册,包装材料、说明书等都要发生变更。中成药改名很可能会导致药品价格上涨,增加患者的负担。”

  建议“老药老办法”

  多位政协委员建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以“新药新办法、老药老办法”的原则,完善《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

  王承德表示,要保留中医药传统文化底蕴,呵护那些在国内外叫得响的中成药品牌,保护民族产业品牌形象是我们的责任。王承德因此呼吁,规范中成药命名需区别对待,寻找合适的时间节点,按照“老药老办法、新药新办法”的原则执行。

(责任编辑:姜洁冰)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