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朱文臣代表:规范种植,提高中药材质量

时间:2017-03-13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全国人大代表、辅仁药业董事长朱文臣在两会上针对中药材产业的种种问题,提出建议,鼓励扶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挖掘各省道地药材种植优势,运用科学手段提高药材质量。他的议案如下: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国民对健康养生、慢性病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多,中医药作为传统的养生药物,在体质调理和治未病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指出中医药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和同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是我国具有独特理论和技术方法的体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设立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专门篇章,更明确中医药的重点任务,将其融入健康中国建设各方面。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曾公开表明“中医可能毁在中药上”,表示中药的质量问题、中药的资源可持续问题将会对中医的发展带来影响。目前中药材产业存在的种植不规范、价格波动频繁、游资炒作、种植采收及加工缺乏科学指导等问题,中药材作为中医药的根本,急需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

  1.鼓励扶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现在中药材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近年生态破坏,国外高端市场需求旺盛,导致国内市场许多中药材质量下降。适宜药材生长的地区缺乏政策引导及扶持,存在农户盲目引种、无序生产的情况,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较大。

  建议:国家可根据各地中药材资源条件和种植发展现状,对我国中药材种植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规划。在田土种植方面补贴中药材种植产业,鼓励野生抚育和利用山地、林地、荒地、沙漠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鼓励建设常用、大宗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促进优质中药材生态种植,保障临床和生产的中药材原料供应。

  2.挖掘各省道地药材种植优势

  由于中药材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但目前许多地域未充分发挥其药材种植优势,药材规范建设力度不够,缺少符合GAP生产的中药基地,中药深加工程度低、产业化程度低。

  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充分挖掘和发挥各地域中药材种植的资源优势,推动道地药材种植,实行退耕还林,形成种植、加工、科研、销售产业化链条,惠及药材产地农民脱贫、增收致富的同时,降低当地中医药企业原药材外采成本及风险。

  3.运用科学手段提高药材质量

  因中药材的内在质量优劣与其生长环境、种植方法密不可分,人工种植中药材存在农药化肥多、土壤重金属超标、采收时间违背科学规律、加工方式破坏有效成分等问题,导致药材的药效降低,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建议:目前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还处在起步阶段,多数药农对种苗没有优选能力,中药优质种苗退化问题较为严重。建议从国家层面抓紧对中药良种选育工作,通过开展培训、示范推广,科学指导药材的栽种、采收及加工,提高中药材产品质量。

  4.合理调控,有序种植,避免游资炒作

  中药材市场由于生产成本不同、供需变化,市场行情波动较大。例如,三七40头产地价格今年年初约为200/千克,近日已经涨至390/千克至400/千克,涨幅最高达100%;党参今年年初的产地价格约为30/千克,进入8月份,价格直线上涨,最高可达67.8/千克,涨幅达126%。同时游资介入,不少热钱涌入中药材市场,导致中药材成本更加不可控。中成药由于受到医保控费、招标限价等政策影响,利润空间已经很少,原药材价格波动频繁,企业综合制造成本持续上升,这对中药企业质量把控及成本控制形成了很大的压力,严重影响了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建议:国家能够建立药材供求信息和历史回顾的大数据库,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引导药材合理有序种植,尽量满足市场供需,改变中药材种植的农户只能被动接受市场价格的现象。同时建立全国性的信息网络及管理预测系统,利用信息化带动中药的现代化和产业化。

(责任编辑:刘茜)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