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刘张林:从争议前行看中药贸易历史现状与未来

时间:2017-09-30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刘张林 杨镝霏/摄

    在第七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分论坛“推进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论坛”上,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刘张林做了题为《从争议中的前行看中药贸易历史现状与未来》的报告。以下为其演讲摘要——

    中药贸易一直以来历史悠久。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65年—公元589年):中医药传入朝鲜、日本、韩国,并逐步影响到东南亚诸国;隋唐五代、宋元时期: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取经,加强了中医药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乳香、没药、血竭等阿拉伯地区传统药物也随丝路交流传入了中国,我国的炼丹术、脉学、本草等陆续传入阿拉伯国家,并通过阿拉伯国家传到欧洲国家。新中国成立后,中药出口37亿美元,187个国家与地区。

    关于中药出口的争论有两点,一是要不要搞,二是能不能搞?其实对于这个问题,行业内也有不少误传,一是我国的中成药在境外基本都是作为保健品或者功能食品销售,二是提取物的出口与我国中药产业争资源,三是中药出口基本都是原料性产品,四是洋中药进口威胁我国中药产业发展,五是我国中药出口只占国际市场的3-5%,六是日本、韩国中药占到国际市场的80%。

    对于中药出口贸易的问题,一是增长慢,1979年,中药出口1.1亿美元,2016年34亿美元,同比增长31倍;同期我国外贸出口从137亿美元,增长到20978亿美元,增长153倍)。二是占比小,2016年,中药工业总产值9788亿,出口224亿,只占到2%。三是出口结构不合理。我们面临的挑战与困难包括,边缘化发展、文化差异、 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药政管理困难、营销渠道老化等等。

    当前中药出口的现状是,一是已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二是法规环境有所改善,三是有更多企业参与,四是主流市场注册期待突破。

    在法规环境上,中医药国际标准颁布,企业可参如;管理水平提升,ICH国际人用药协调委员会及PIC/S协定等。 有了更多企业参与,一方面进行理论推进,另一方面在注册上啃硬骨头。

    我们通过测量世界的步长,树立研究方法企业的雄心;当前困难与挑战依旧,如边缘化发展、文化与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药政管理困难、营销渠道老化、出口贸易业绩增长乏力等。

    未来所在目标何方?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中华崛起既有中国高度,也有中国速度。二是当前的大趋势,现代医学超强发展、传统医学复兴,在大健康产业发展背景下,中医药前景光明。

    中药贸易的未来,一是以医带药、以药促医,二是提取物与传统中药饮片缓慢增长,三是中成药与配方颗粒具有潜力,四是中医药地位的迅速提升。

    医药互促主要需突破集中在两点,一是法规,二是营销。中国法规要考虑争议与问题;营销上,我们忍不住问一句,何时才能走出唐人街?

    中药贸易怎么搞?三大战略,即主流引领、重点突破、业态再造。主流引领下,实现WHO战略推进交流、法规对接、科研合作、标准引领、高层推动。重点突破包括重点市场、重大疫病、重点品种。在业态再造上,要实现跨境投资,一是打造新渠道、新业态,二是改造提升传统渠道。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