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东省中医院:公益优先,中医为本,打造大医精诚的医院文化

时间:2018-01-16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广东省中医院院长陈达灿 陈计智/摄

    医院多年来秉承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的发展思路,致力“中医水平站在前沿,现代医学跟踪得上,管理能力匹配到位,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积极探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保障医院公益性,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

    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敢创新,坚持公益性优先。

    机制创新。以工作的质和量作为分配基础,体现医务人员技术、能力、贡献和责任,完全不与业务收入挂钩,杜绝医务人员趋利动因;竞争上岗,营造“想干有机会,能干给岗位,干好有地位”良好环境;实施目标管理,把实现公益性和医院发展作为科室和个人奋斗方向,让医务人员同时实现自身价值。

    管理创新。五个院区实现跨地域集团化管理,管理人员仅占3.5%。2003年全国率先引进临床路径,牵头制定24个病种全国中医路径。导入精益文化,开展精益改善、QC、PDCA循环改进等项目200多个。

    服务创新。针对就医“三长一短”现象,率先实施病人选医生和分时段预约服务。率先推出“智慧药房”,提供代煎药送药上门,互联网支付的患者从就诊到离院不超过30分钟。患者满意度一直在96%以上,多次位列广东省第三方评价首位。

    将优质资源向基层辐射。2005年起先后与157家基层医院建立协作医院模式或医联体,实现管理、文化、人才、技术“四个下沉”,搭建远程会诊、线上线下培训、影像诊断、检验检测、病人转运“五个中心”,帮助基层实现“六个一”:引进一项新技术,推广一项中医特色疗法,建设一个重点专科,培养一支人才队伍,解决一个管理难点问题,帮带一项急需提升业务。

    二是做中医,始终坚持中医为本。

    运用中医药解决急危重疑难复杂问题。专科急危重症收治率处于全国中医医院首位,建成国家重点学科专科36个。创建中医经典病房,探索传统中医药理论救治呼衰、心衰、肺炎等急危重症。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面前,以疗效彰显中医药优势。2003年派出中医专家支援香港“抗非”;甲流爆发率先用纯中医药治愈甲流住院患者。率先建立“治未病中心”“中医慢病管理中心”,逐步形成“未病”“已病”“慢病”三层中医健康管理体系。

    围绕提高疗效挖掘整理。包括古今研究成果与名中医的临证经验;与中央电视台共同组织“杏林寻宝”,寻访300多种安全有效民间疗法;建立名医、流派工作室,推动学术争鸣。

    三是抓党建,打造大医精诚的医院文化。

    “干部文化决定医院文化”。生死考验和重大事件中,医院领导冲锋在前;荣誉面前,把“军功章”让给一线;党员干部成为“奉献精神、大医精诚、价值取向、刻苦成才、开拓创新”旗帜,涌现抗非英雄叶欣烈士以及“和谐中国十佳健康卫士”“中国好人”“南粤楷模”“南粤最美中医”等典型。

    廉洁行政带动廉洁行医。2000年起建立“不许贪、不能贪、不敢贪、不想贪”机制;把“患者至上,员工为本、真诚关爱”作为核心价值观,追求“感动患者进而感动社会”。把“投诉”当作是病人送给医院的礼物,开展投诉分享点评,成为全国行业作风典范,被媒体誉为“一片绿洲”。

    “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病人”。倒三角形的服务型组织结构,即患者、临床第一线医务人员在上、领导和管理层在下,为临床第一线提供良好服务。搭建成就事业平台,邀请100多位全国名中医来院带徒。注重脑袋投入的同时,注重口袋投入,让医务人员收入水平跟上社会发展水平。以民主决策机制发挥职工代表作用,畅通群众表达诉求通道。

    主要成效:

    2012年被中央编办确定为“保公益、促发展”的典型。2017年成为国务院医改办和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典型。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中医药特色优势突出的现代化中医医院,医院多次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一劳动奖状”等国家荣誉。

(责任编辑:朱蕗鋆)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