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四时养生

时间:2018-04-18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黄帝内经》的这一至理名言精辟阐述了中国古代养生将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之道与养生之道有机结合起来的理念。两者的有机结合,产生出中华养生文化的独特内容——四时养生法。

  四时养生法,是将多种养生方法同自然变化及人体阴阳变化结合起来进行分类,按自然界四时六令规律变化及受这种规律变化支配影响人体生理活动规律,来设计、选择不同养生方法,制定不同的养生原则。岐伯曰: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八正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者也,以时至者也。四时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也,八正之虚邪而避之勿犯也。

  古人认为:春属东方,五行归木,于藏为肝,重在养肝;肝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故春季养生,既要力戒爆怒,更忌情怀忧郁,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对于自然万物要“生而勿杀,于而勿夺,赏而不罚”。夏属火,在人主心,故夏日重养心气为主;秋属西方,五行归金,金主肃杀,在人主肺,因此养生应以安魂平肺为主;冬属北方,五行归水,水主闭藏,在人主肾,因而冬季养生以固精养肾为主。按春夏秋冬四季天地自然气候,来设计、选择和实践养生,确乎为世界文化史上一大奇观,构成了中国古代养生文化有别于世界其它养生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和独特的模式。

  根据中医养生理论,四时的饮食各有宜忌。春天阴消阳长,宜食辛甘发散之品,而不宜食酸收之味。故《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泄之。”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且足以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故《摄生消息论》说:“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养生可多吃一些温补阳气的食物,以及春天的时令蔬菜,有助于提升阳气。选择温补食物要同时兼顾既能补阳又不会伤阴的原则。平时可多食用热性较平和的桂圆、大枣、红糖、小米、山药、茯苓、莲子、薏仁等。夏季暑热之气易耗气伤津,宜食用清暑、益气、生津的食物,如铁皮石斛、绿豆、西瓜、等。

  立春坐功图/北宋著名道教气功养生家陈希夷,创制了一套《二十四气坐功导引治病》功法,根据一年二十四节气的气运及其与人体经脉的对应关系来进行养生和治病的坐功导引。此为其功法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节气坐功导引图。立春坐功导引主治风气积滞及手太阳三焦经循行部位的各种病症。

  立夏坐功图/主治风湿留滞经络肿病、臂肘攣急、腋肿、手心热、喜笑不休等。

  立秋坐功图/能补益虚损,去腰积气、口苦、太息、胸肋病不能反侧,面垢、体无泽、足外热、头痛等足少阳胆经病。

  立冬坐功图/主治胸肋积滞、虚劳、邪毒、腰病、咽干、面垢脱色、胸懑呕逆、食泄、头痛、耳闭、目赤肿痛等肝病症。

(本文内容由宁波易中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