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1965年开始到2018年,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老中医杨之藻的8本日记,记录了这家中医院的改革发展之路——

老杨的“改革日记”

时间:2018-11-2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1版 作者:徐婧

  在老杨的工作日记里,有两种语境:一段,叫“从前”;一段,叫“从此”。

  分割这种语境的,是1978年。

  从前中医院设施很差;从前中医院没有心电监护仪;从前……从此中医院有了1100张床位;从此中医院有了治未病中心;从此……

  老杨全名杨之藻,是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的元老级员工。在他59年的院龄中,经历了医院发展所有的大事、要事。这叠日记虽是历史的边角料,但却是这座医院40年的史诗。

老杨搬了三次“家”

  “1985年12月7日,晴,儿科从三道街搬到了解放路院区,一切都欣欣向荣。”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那天早上,36岁的老杨正坐在安阳市中医院位于三道街的三层门诊小楼里。听到广播里传来的声音,他感到心潮涌动。老杨知道,医院仅仅100张病床,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他期待着,中医院也能有所改变。

  让老杨庆幸的是,医院赶上了这股“春天的潮流”。78(56)号文件的颁布和衡阳会议的召开,让中医药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契机。

  没想到,他很快就接到了领导让他负责筹建儿科病房的任务。老杨知道,儿科病房的筹建,仅仅是改变的开始。

  果然,好消息接踵而至。中医喉科、中医正骨、肛肠科等科室也开始逐步建立并强壮起来。

  1985年,医院要搬家了。曾经位于三道街的旧院区病房条件差,断电后需要用蜡烛照明;冬天没有取暖设备,只能将煤和土混合起来再燃烧以供患者取暖;打开水要走十几分钟去锅炉房,遇上特别冷的日子还可能停水;没有心电监护仪,只能让医护人员轮流守着患者,如今这些问题都一去不返,老杨心里当然高兴。

  但想到中医院与安阳市妇幼保健院仅一路之隔,中医院与西医院正面比赛,倘若疗效不好,患者不会选择中医院,老杨又倍感压力。但没过多久,老杨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凭着过硬的疗效,中医院门口的自行车都快停不下了。

  1990年对于老杨来说,是一个转折点。那一年,老杨当了副院长,医院的发展也迎来新的机遇。1年后,国家开始实施“杏林计划”,要在全国建设一批“全国示范中医医院”,以带动全国中医院的建设和提高。

  这朵花落在了“老杨家”。

  2年后,医院全部的科室搬迁完毕,综合住院病房大楼也开始投入使用,医院在解放路院区正式开诊了。与此同时,中药房也拥有了第一台立式空调,空调吹出的第一股冷风,却吹暖了大家的心。

  时代的变化带给老杨的,也有烦恼。2005年10月,增加了安阳市中医院红旗路院区后,医院年门诊量达到了70万余人次。尤其是新病房大楼投入使用,医院用起了电子处方,不会电脑的老杨犯了难。老杨是个犟骨头,在不断地练习之后,他学会了打字,也和年轻人一样用起了电子处方。

  “改变都是奋斗出来的!”76岁的老杨在电脑上敲出了一行字。

医院来了第一个博士生

  “2009年9月15日,阴,医院来了第一个博士生,真是后生可畏。”

  2009年,医院来了第一个博士生。听到这个消息,老杨并不感到意外。

  老杨进入医院的时候,是“豫北儿科王”王瑞五的一名学徒。改革开放初期,医院的216名职工,绝大多数是像老杨一样的中医学徒医生和中专毕业者,从中医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凤毛麟角。囿于人才水平的限制,医院开展的中医特色诊疗十分有限,只有针灸、推拿等。

  这些年,老杨眼见着医院人才的学历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与老杨刚进医院的时代不同,20世纪80年代以后,接受中医药高等教育逐渐成为了主流。

  1989年,宋文俊从贵阳中医学院毕业,拿到硕士学位后,他回到家乡进入安阳市中医院针灸科工作。

  “快看!他是硕士生!”作为进入安阳市中医院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刚来医院的时候,宋文俊耳边总充斥着这样的声音。

  “快看!他是博士生!”20年后,宋文俊在走廊里听到了这样一声惊呼,他情不自禁得扭过头去,看到了从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进入医院工作的魏录翠。

  为什么选择这里?

  20年前的宋文俊和20年后的魏录翠都面对过同样的问题。答案当然都是一致的,因为潜力。

  现在,医院的硕士研究生人数已经达到了126人,而博士研究生也不再罕见。

  2016年,从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的马媛媛没有像她的同学一样留在广州或者深圳这样的大城市,而是回到家乡的安阳市中医院工作。

  老杨没有想到,马媛媛的选择,正是因为他。马媛媛小时候身体不好,经常被父母带来安阳市中医院看病,吃着老杨的方子,看着老杨把脉,她在心里种下了一颗成为中医的种子。博士毕业后,她没有犹豫,就回到了小时候最常去的中医院,继续为家乡百姓服务。

  当然,她的选择还与医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关。医院积极与外院展开学术研讨和人才交流,为青年人才提供了大展拳脚的平台。

  回想上世纪90年代,自己跟着著名中医孙一民去参加在河南南阳召开的仲景学术研讨会见到“偶像”岳美中时候的激动心情,老杨现在还有些不好意思。如今,后辈们能获得更多这样与“偶像”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如今,当年的“毛头小伙”宋文俊已经成为了河南省名中医,也开始带起了自己的学生,当年的“美女博士”魏录翠也已经成为了中医治未病科的学术带头人。时间过去,人才长成,老杨欣喜地看到,“学经典、做临床”一直深植于大家的心中。

40年不变的“中医味儿”

  “2018年5月18日 晴 遇到了从前的患者,带着他的孙子来看病,他说自己是吃我开的小中药长大的。”

  小中药,是安阳市百姓给中医院煮散剂起的外号。安阳市很多百姓一家三代,都吃过中医院的煮散剂。

  老杨说,煮散剂可以取得和汤剂同样的疗效,而且煎煮方便,价格便宜,煎煮时间不超过两分钟,服药量也很少。如今,中药煮散剂由当初的26种发展到了如今的100余种,选择更加丰富。

  在老杨眼里,40年,中医院脱胎换骨,变了模样。可始终没变的,就是中医院的中医味儿。那股中药味,从80年代药房里的砂锅中,飘到现代的煮药机里;那股艾草香,从三道街飘到解放路又飘到红旗路,总往老杨的鼻子里钻。

  有些东西也一直在医院保留着,比如内科医生李玉梅的患者送她的“悬壶济世”的匾额;比如中药熏蒸熏体、小儿推拿等特色诊疗技术;比如“富人、穷人一个样,城市人、乡下人一个样”的服务理念。

  安阳是一个中医底蕴深厚的城市,甲骨文在这里出土,《易经》在这里发源,扁鹊曾在周边行医。老杨始终觉得,“中”字当头,医院才能走得远。尽管老杨已经于2002年退休,但对于后来的管理者,他总免不了告诫几句。2010年,医院新的管理者张立峰进入了老杨的视野。在老杨看来,50岁的张立峰很有闯劲,面对西医出身的张立峰,杨老常常对他说,不要忘了“中医”的招牌。

  张立峰来到医院以后,力推肿瘤科的建设,填补了安阳历史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空白。在他担任院长期间,医院创造了很多“第一次”。医院建立起安阳市首个治未病中心,开设了首家国医堂、国药堂和第一个标准化胸痛中心。现在,中医院又在中西医结合康复方面发力,建成了安阳市最大的康复医学中心。

  不少患者和老杨一样看着中医院的成长,患者秦玉红就是医院的忠实粉丝。医院虽然搬迁了多次,但每次她都会跟着医院跑,甚至医院的每一个老医生,她都叫得出名字。

  老杨虽然退休了,看到医院发展得这么好,他也仿佛找回了年轻时的一腔热血。因此,老杨不舍得离开医院,仍旧坚持每天在医院坐诊。

  从自行车到公交车,在医院与家的往返中,老杨的2018年快要过去了。令人期待的是,他“改革日记”又将翻开新的一页。

(T)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