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明日报》整版聚焦中医药: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大好时机

时间:2019-10-28 来源:光明日报 

  10月25日,全国中医药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医药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以其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赢得了百姓的认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传承创新实现突破,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养生保健潜力释放,海外影响日趋扩大,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时机。

体验中医文化 感受中医魅力

  10月22日,河北省内丘县平安小学学生在内丘县人民医院中药房体验称量中草药。当日是世界传统医药日,河北省内丘县平安小学组织学生走进县人民医院中药房、国医堂等特色中医科室,识别中药材,学习把脉、刮痧、拔罐等传统中医知识,弘扬传承传统中医药文化。新华社发

中西医结合推动中医药现代化

(作者:陈香美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过去数十年,通过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新理论、新思维、新方法,挖掘经典,关注临床,重点攻关,在重大疑难疾病、常见病和多发病防治,以及中药的挖掘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提高了临床疗效,产生了青蒿素等诺奖级的医药科技成果,凸显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当前,我们要以传承为根基,以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激发和释放中医药的潜力和活力,在现代医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应该看到,在目前的医疗和科研实践中,仍存在着中医药有效成分和安全性研究不充分、高水平临床研究缺乏、中西医诊疗范围不明确、中医药市场发展不规范等问题。

  笔者建议:

  第一,加强中医药有效成分及安全性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

  中医药是一座宝库,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极大推动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疾病预防保健。为了使中医药在生命健康领域作出更大的贡献,进一步走向世界,我们需要力争在中医药领域做出更多标志性成果,大力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进程。具体来讲,需要进行更多高水平的多中心、前瞻性中医药临床研究,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基础医学研究,进一步明确中医药的治疗效果、作用机制和安全性,结合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的发展战略,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取得更多的如青蒿素治疗疟疾、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等重大突破,更好地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第二,将现代医学管理制度引入到中医诊疗实践中,建设中西医结合的国家重大疾病防治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的疾病谱也随之发生变化,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代谢性疾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中医药在这些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推进中西医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加快建设中西医结合的国家重大疾病防治体系具有重大意义。在临床诊疗实践中,应进一步明确中西医及中医药专科的诊疗范围;在制订新的执业医师法时,考虑增加规范中医药诊疗行为的相关条款;应逐级建立中西医协作机制,制定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案,加快推动中西医结合的国家重大疾病防治体系建设,提高我国重大疾病的综合防治水平;允许从事中医、西医诊疗的医务人员在一定情况下相互交叉,明确中西医执业类别转换的准入条件和培训考核细则,使中西医从业人员进行一定范围的合理流动,促进中西医相互协调、相互补充。

  第三,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

  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水平是中西医结合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术及实现中医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建议加大对中西医结合的支持力度,放宽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的执业范围,打通中西医结合人才职称晋升通道,健全中西医结合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在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以吸引优秀的中医、西医人才进入中西医结合队伍。建立并完善中西医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毕业后教育制度,制定不同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计划,促进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大胆探索“西学中”“中学西”等多种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尤其要加大“西医学习中医”的培养规模,吸引更多西医投身于中西医结合事业。以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建设为契机,内化专业人才发展的动力,加强专业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纵深度,打造高精尖专的业务团队。

在继承中推动中医药创新性发展

(作者:陶国水 江苏省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所副所长)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民健康之贡献。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振兴发展中医药的文件法规与措施,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立体化政策支持与财力保障。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让中医药人倍感振奋。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医药行业内中医思维弱化、中医评价西化、中医学术异化、中医技术退化、中医特色优势淡化的现状,仍然客观存在。

  中医药学在几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学术思想或学术主张,以及独到的临床诊疗技艺,有清晰的学术传承脉络和一定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学术派别。这些学术流派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框架下,构建了一源多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生态,在丰富中医药学术内涵、拓展诊疗手段、提升临床疗效、促进中医药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视中医药经典医籍研读及挖掘,全面系统继承历代各家学术理论、流派及学说,不断弘扬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挖掘民间诊疗技术和方药,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

  1、中医药要为健康问题提出新注解

  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遴选了64家中医学术流派,建立传承工作室,围绕流派特色进行发掘整理与传承推广。目前成效初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构建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应该是当代中国学术界的历史责任。笔者认为,“三大体系”的构建,最终要通过中国学派的建设来实现。中医学术流派往往由处于领先地位的、享有崇高威望的中医药学家为主导,及其医家群体组成。历史上,学派级中医药学家在许多重大医学问题的发现和科学理论体系的提出与完善,开拓中医学科发展新领域、新方向,构建新观点、新学说,推动理论与临床水平提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医药人应当深入挖掘中医学术流派中标识性元素,提炼中医药文化和技艺中的深层次内涵,充分发挥中医学术流派的行业引领作用,积极主动融入到中国学派建设中,与中国学派建设同频共振。

  《黄帝内经》认为,“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所以在临床中强调“先立其年,以明其气,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则天道可见,民气可调,阴阳卷舒,近而无惑”,“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五运六气学说基于“天人同构”思想为指导,通过“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燮理阴阳,动态平衡,以达到“天人合一”的治病养生目的。中医药是道术并行的,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中华文明的特质,蕴含整体观、辩证观、“见微知著,司外揣内”、“智者察同,愚者察异”等大道。但是,中医界对中医学术流派价值的认识,较多停留在“术”的层面。加强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有助于为重大健康问题,特别是基础性理论问题提出新的注解。所以,研究时一定要立意高远,立足流派、又要跳出流派。

  2、助力重大传染病防治与慢病管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曾指出,“中医五运六气学说就是运用五运、六气的基本原理,解释气候变化的年度时间规律及其对人体发病的影响,此乃中医之精华,借此可以预测未来年份疾病的发生、性质。”既往在乙脑、SARS、手足口病、禽流感等传染病防治中,已彰显运气学说的独特价值。

  近期,中国慢病前瞻性研究对近50万人随访7年的结果显示,夏季出生的人群罹患2型糖尿病风险较低,其他季节出生者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9%。这种季节出生与糖尿病发病规律的发现,为天人相应理论作了较好的诠释。

  另外,无锡龙砂医派研究团队运用五运六气理论结合现代气象学因子,分析无锡地区63700例冠心病患者与出生日期相关性的回顾性研究,不同出生年罹患冠心病易感性有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虽然只是一个地区的研究,但让我们看到了中医学在慢病防控上的曙光与希望。未来通过多中心、大样本、跨区域联合攻关,或可为心血管疾病防治打开另一扇门。

  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体现了由疾病为中心走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医学模式改变。在大健康中如何发挥中医药天人相应的治未病特色优势,是摆在中医药人面前的紧迫问题。

  我国明代医学论著《证治心传·证治总纲》说,“欲求最上之道,莫妙于治其未病。”当下,医院里的各种“治未病中心”“中医健康管理中心”,绝不能蜕化成简单的体检中心,应该有一整套基于“天人合一”理论指导下的立体化的检测、干预、评估、修正机制,要充分彰显中医药在重大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中的优势特色。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全面系统继承历代各家学术理论、流派及学说。我们应充分发掘、整理不同学术流派的特色优势,实现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与慢病管理,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时代背景下的新作为。

  3、在互相流动和交融中实现发展

  在中医学术流派建设中,要有一种历史责任感。要坚持师古不泥古,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在“守正”的基础上力求“出新”。要善于“从前人之功力来启发我之智慧”,注重发扬开放、包容、创新、合作的精神,培养更多学派级中医大家。

  中医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但其核“芯”是中国的。所以,中医药一定要以富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与国际学术界交流。中医学术流派研究要坚守学术内核第一,学派的核心与灵魂是学术,切不可泛化。

  学术流派又分为地域流派。诚然,地域因素在中医学术流派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从《黄帝内经》中的“小者小异,大者大异”,到历史上的金元医学争鸣,明清以来的“寒温”之争,中医学术流派源于地域而最后又突破地域。笔者认为,中医学术流派研究,要突破地域的固化,尤其是行政区划。现在有的地方根据行政命名开始“造”流派,应该警惕。中医学术流派不是“门派”,不可各立门庭,徒骋私见。

  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既要注重自身纵深研究,也要关注横向比较研究,做到同中求异,找特色;异中求同,寻规律。在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中,费孝通先生总结出的处理不同文化关系“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原则,值得借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医学术流派要注重流动、学术交流,不可闭门造车,孤芳自赏。要注重地域而不拘泥于地域,既传承流派,又摒弃门户之见,在互相流动、合作、交融中发展。

  譬如,长三角区域所涉及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市,历史上有上海的海派医学,江苏的孟河医派、龙砂医派、吴门医派,浙江的浙派中医,安徽的新安医派,这些医派医家在历史上就有很多交融。譬如,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创立温病学说,发明杂症论治,盛名享誉医林。他祖籍徽州,后迁徙苏州,既秉承新安家学,又广拜名师,吸收吴中医家涵泳,他的医案集又由无锡龙砂医家华岫云收集整理刊行。所以,叶天士既是新安的,又是吴门的。

  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某种程度上也是地方文化兴盛的缩影,学术流派研究彰显文化基本价值与文化软实力。长三角地区的中医药人应抓住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构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中医学术流派联盟”,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让中医药特色在流派振兴和交融中亮起来。

  只要中医药人找准位置,奋力而为,在健康中国建设中一定大有可为,在中国学派建设中一定能彰显中医药学这一学科的中国智慧。

中医药文物亟待抢救和保护

(作者:张其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但是,大批中医药有关资料、实物由于“文革”损毁和散存民间,正面临逐步消失的状况。我国曾两次集中收集医药卫生事业成就资料与实物,但遗憾的是,很多已收集到有关中医药的大量历史资料与实物,因为缺少国家级中医药博物馆而不知所终。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中医药文物100万余件。全国中医药院校、科研单位及民间有数十家博物馆,收藏文物不到1/10。这些博物馆大多规模小,文物保存条件存在不足,缺乏专业人才,管理理念和手段滞后。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国家中医药博物馆”更好地抢救、保护中医药宝贵遗产。

  建立“国家中医药博物馆”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医药光辉历史和伟大成就的重大工程,不仅仅是中医人所盼望的盛事,是中医药行业发展的大事,而且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

  当前,我国中医药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迈入新阶段,已经具备建设国家中医药博物馆的各项条件。笔者建议,尽快启动“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建设项目规划与投资论证工作。

  如何建设国家中医药博物馆?首先应该做好顶层设计和合理规划。要体现医学与文化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结合、静态与活态相结合的设计理念。

  其次,在博物馆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中医药的医学功能和文化功能,既要展现中医药的物质文化成就,又要展现中医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注意中医药的活态性、互动性,把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建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习基地。同时还要考虑到国家中医药博物馆是国家对外交流的重要场所,在设计上要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和认同。

  最后,博物馆的选址和建设也很重要。笔者认为,可以选择博物馆资源比较集中的地方,同时建设主馆和副馆,形成博物馆群,这样容易吸引更多人参观。主馆展示整个中医药(包括各民族医药)历史文化全貌,侧重参与互动、未来展望;副馆以“太医院”为主体,侧重展示宫廷医学、燕京医学。

  延伸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医药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中医,我国出台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等举措,为基层“强筋健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已有98.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7.0%的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中医药不仅在满足基层群众的健康需求,也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疗效。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中药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体系,已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家以药品形式注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有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

(A)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