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医抗疫,重在解毒

时间:2020-05-27 来源:生命时报 作者:戴幸平

  抗击新冠肺炎,连花清瘟、清肺排毒汤等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的效果从何而来?中医认为,新冠病毒属于疫病范畴,疫病的特点多为热胜毒盛,故要以清热解毒为要,这个原则是祛邪法中的重中之重。

  古人没有现代的显微镜,无法看到致病的微生物,故把导致机体患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叫做毒邪,治疗多以解毒为重。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杂病专著《金匮要略》以升麻鳖甲汤主治“阴阳毒”,方中主药升麻,《神农本草经》谓其“主解百毒,辟温疾瘴气邪气”。受其影响,唐宋时期,治疗瘟疫的不少名方,也都以解毒为主,比如唐代王焘辑录而成的综合性医书《外台秘要》中的地黄汤、七物升麻汤。金元时期,温病学的开山鼻祖刘河间所制的防风通圣散,就以清热解毒著称。明清时期,运用解毒法治疗瘟疫有了重大进展,明末清初医家喻嘉言《尚论篇》明确指出治疫“急以逐秽为第一义”;清代医家邵登瀛《瘟毒病论》专列“疫重解毒”篇,强调“古人治疫,全以解毒为要”。清代医家余霖《疫疹一得》一书,更把解毒的理、法、方、药推向极致,创制了著名的方剂“清瘟败毒饮”。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家黄星垣教授曾提出“邪毒致热说”,认为温病毒寓于邪,毒随邪入,热由毒生,毒不去则热不除。所以,治疗必须紧紧抓住解毒这一环,并贯彻于治疗全过程。这个观点的提出,使解毒法在急性传染病临床应用中得到了重视。现代治疗急性传染病,比如流感、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病毒性肝炎和非典(SARS)、手足口病等,都广泛应用了解毒之法,取得显著疗效。

  中医认为,凡以清除里热为主要功效的均称为“清热药”,常用的有石膏、知母、银花、连翘、黄芩、板蓝根、鱼腥草、芦根等。这些药类似现代医学里的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比如泰诺、阿司匹林。

  中医临床使用“解毒法”的方式有很多,主要通过发汗、祛湿、利尿通便、活血化瘀等形式实现。比如,新冠肺炎患者很多有腹胀、吃不下饭等症状,可借草果辛烈雄厚之气,把毒邪透散出去,以此改善食欲;新冠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肺,肺合大肠,用大黄通腑泻肺可扭转病机;当病人发生“炎症风暴”时,实际是有了微循环障碍,就要用到活血化瘀药,此时善用红花、当归等,可加快毒素排出,改善循环功能。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教授、药理学博士后 戴幸平)

  (D)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