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原庞氏妇科学术思想

时间:2020-10-25 来源:全国中医妇科流派联盟网 作者:孙红

  西华县奉母城乡营岗村庞氏妇科起源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自一世庞安江起,历庞继章、徳武、德墨、东山、清治、云龙七代嫡传,沿传至今。

  如今,庞氏妇科流派的学术继承人有:国家级名老中医,第二批全国中医妇科名师褚玉霞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庞玉琴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王大伟院长等。

  庞氏学术思想以论诊断首重奇经,调气血尤重理气、祛瘀,善用清热祛湿之法等著称。临床尤对崩漏、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和妊娠病诸证等有独到的见解和治法,创“庞氏逐瘀止血汤”、“庞氏安胎汤”、“庞氏更年安汤”等。

  1、论诊断,首重奇经

  诊断妇科病,庞氏妇科常从冲、任、督、带四脉着手。冲脉为病,胸胁胀满(乳房胀痛);任脉为病,咽干小腹中间痛;带脉为病,腰以下重,腰酸溶溶如坐水中;督脉为病,脊背反折、强冷等。

  若临床上见到一至二脉的证候,并伴发有经、带、胎、产方面的表现,即可确定为妇科病。如无冲、任、督、带四脉证候,纵有经、带症状,一般为他科疾病所致,不属于妇科病的范畴。所以庞氏临床诊断妇科病时,冲、任、督、带四脉为首要问诊内容。

  2、脾、肝、肾并治,尤重和脾胃

  妇科病证联系脏腑,主要与脾、肝、肾关系密切,故庞氏从整体调理妇科病证,常从脾、肝、肾三脏入手,结合年龄特点用药。青春期妇女辨证用药着重于肾,勿忘健脾;中年妇女则偏重于肝脾;老年妇女着重于脾肾。

  强调和脾胃,主要是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统摄之本始,对女性生殖器官“血海、胞宫”有供养和管束作用,所以脾胃和,化源充足则肝有所藏,补后天助先天使五脏安和,气血充盈,经脉通畅,则经、带、胎、产、乳等方面的疾病就不易发生。

  庞氏常用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加减变化以调和脾胃、益养肝肾。

  3、调气血,尤重理气、祛瘀

  庞氏认为,妇女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气血调畅,病不得生。若外邪入侵,情志所伤或脏腑功能失调,使气血运行障碍,血脉瘀阻而见气滞、血瘀之证。气滞血瘀可以发生于经、带、胎、产、乳等妇科疾病的不同阶段。

  对此,庞氏临床组方时善用疏肝理气、活血祛瘀之品治之。一般治疗妇科病的方剂中都配有理气之品,气滞、肝郁明显可以疏肝理气为主治疗,如对肝郁闭经,嫉妒不孕等的治疗,青皮、郁金、佛手、枳壳、香附、陈皮等均为常用之品。

  但同为理气药,庞氏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枳壳以收缩子宫平滑肌为主,香附以舒张子宫平滑肌为主,陈皮作用居中,故月经病之先期量多多用枳壳,后期量少多选香附,陈皮月经不调均可用之。

  祛瘀,庞氏将之分为活血与逐瘀两种方法,活血,是用活血、破血之品如土元、水蛭、桃仁、川芎等使瘀血消散,常用于月经经期及其他妇科病伴癥瘕的治疗等;逐瘀,是选用对子宫平滑肌具有收缩作用的药物,通过加强子宫收缩而达到消除胞宫内残留瘀血之目的。

  庞氏常用益母草、枳壳、贯众炭、焦山楂等组方,创立“庞氏逐瘀止血汤”,用于崩漏、产后恶露不绝、人工流产后出血不止等的治疗,使瘀血祛除,新血得以归经,以达到止血的目的,取得显著效果。

  4、善用清热祛湿之法

  庞氏认为,妇科疾病,以寒、热辨之,属热者多,属寒者少,这是由于妇女经、孕、产、乳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经、孕、产、乳等数伤其血,使机体处于“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状态,若稍有感触,或为五志化火,或为房室所伤,或过食辛辣厚味等均可生热而致病。故清热是妇科临床最为常用的一种治法。

  庞氏常用的药物有:黄芩、黄柏、黄连、地丁、公英、金银花、败酱草、黑栀子、知母等。妇女“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状态及经、孕、产、乳各个时期的心理变化,易使其情志异常而多见气滞、肝郁之证,肝郁克犯于脾或素体脾虚,必致脾失运化,水液代谢失常而生内湿,此外,湿(包括热)亦可因经期、产育、妇科手术之时感触而来。

  但妇科的湿邪为病,以内湿为主,与脾关系密切,故祛除湿邪,多采用健脾燥湿、健脾渗湿及利水渗湿之法,在改善其体内水液代谢的同时,还有清洁水道使病邪(湿毒病菌)排出体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妇科病证的治疗。

  湿热合邪多致妇科病证迁延难愈。从临床实践来看,几乎所有的妇科病证均可由“热”、“湿”、“湿热”所致,或包含有“湿”、“热”之病理因素,故清热法、祛湿法是最常用的治疗妇科病的方法,也是庞氏临床最善用的治法。(孙红 中原庞氏妇科第七代传人褚玉霞教授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负责人)

  部分内容略有删减

(ym)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