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哈氏妇科治疗崩漏症

时间:2021-01-13  

  哈氏医学始创于清同治年间,距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因其传承模式以家族为主,故以姓氏命名,哈氏医学长于内外诸科,以妇科为专长,最终得名“哈氏妇科”。百年来因其疗效显著、简便经济,保存至今,目前已成为国家首批中医妇科流派之一。哈氏医学在2012年成功申请下天津哈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开辟了哈氏妇科学术思想传承的新篇章。百年以来,哈氏医学历经数代传承,不断进行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对于中医药治疗崩漏病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早在20世纪就提出补虚与祛邪兼顾的益肾软坚治疗大法治疗崩漏,疗效显著,享誉中医妇科界。

  崩漏为妇科疑难、急重症,治疗上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倡导“病症互参”,临床施治注重整体观。哈氏妇科强调肾虚虽为崩漏发病之根本,临床更应注意到崩漏病程较长,易于反复,故崩漏的发生和发展常气血同病、多脏受累、因果相干。在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出血期,除补肾化瘀外,需综合考虑,总结出“四法治崩漏”。

  崩漏病的治疗,古有塞流、澄源、复旧三法,临床应遵循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灵活地加以运用。塞流即止血是治疗崩漏病的当务之急,亦是急则治其标的措施,但止血绝非一味固涩,而是要根据病情的寒热虚实,权衡常变,辨证施治,分别采用清、补、温、泻四法治之。

  1.清而止血之法,崩漏多属虚火,实火少见,所以清而止血之法用于崩漏的热证,其药宜用清滋之品,如牡丹皮、生地黄、白薇、地榆、炒黄芩和白茅根之类。苦寒伤阴之品,如黄连、黄柏、栀子等则宜少用或慎用。

  2.补而止血之法,此法用于崩漏患者肝肾不足或脾肾两虛,而致脏腑功能衰弱,冲任亏损者。滋补肝肾以二至丸及续断、桑寄生、山茱萸、黄精、熟地黄、何首乌、杜仲等药为主,潜纳固涩之品,如煅龙骨、煅牡蛎、石榴皮、五味子等亦可酌用。

  3.温而止血之法,此法适用于虚寒证,但不宜用辛燥之品。如温阳不用肉桂、附子,养血不赖当归、川芎。临床多选用艾炭、鹿角胶、巴戟天、狗脊、菟丝子及人参、黄芪等药温阳益气,水中补火。

  4.泻而止血之法,此法多用于气滞血瘀者。崩漏一症虽然本质属虚,但在发病过程中,往往有气滞血瘀的病理,其形成原因较多,或因气虚运行迟滞,血脉涩滞,或因寒性收敛,气血缩而不行;或因热灼血液成块;或因气郁血滞;或因离经之血阻于胞脉等。其共同表现为下血有块,少腹胀痛,不欲按揉,舌有瘀斑,脉沉细或弦细。治宜活血化瘀,常用药如刘寄奴、赤芍、茜草、泽兰、三棱、没药、延胡索、凌霄花等。塞流宜用陈皮、水炒墓头回、棕榈炭、炒地榆、山茱萸、五倍子等。山茱萸重用15-30g,常可收到满意疗效。炭药虽有止血之功,但不宜堆砌使用。止血药中佐以化瘀生新之品,如刘寄奴、茜草等,能防止留瘀之弊。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ym)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